隨著發(fā)布日期的臨近,我們最終補上了英特爾 Alder Lake 桌面處理器爆料的最后一環(huán)。VideoCardz 剛剛分享了泄露的 12 代酷睿處理器的規(guī)格與官方指導價,可知其并不像早前傳聞那般不堪 —— 至少彌補了 Z690 芯片組相對于上一代 Z590 主板的這部分成本增長。
資料圖(來自:Intel 官網(wǎng))
12 代 Alder Lake 桌面處理器的規(guī)格,與早前爆料基本保持一致,除了在最大睿頻參數(shù)上有細微的差異。
雖然六款 CPU SKU 的基礎 TDP(熱設計功耗)都是 125W,但英特爾似乎想要通過最大睿頻功率,來實現(xiàn)產(chǎn)品定位上的差異化。
其中酷睿 i9 旗艦 SKU 的最大功率沖上了 241W,高端酷睿 i7 產(chǎn)品線為 190W,酷睿 i5 則是 150W 。至于 PL1 / PL2 功耗門線會對超頻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目前暫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更少的 CPU 核心,會讓芯片的整體功耗落得更低。然而我們還是對圖表中羅列的部分參數(shù)產(chǎn)生了一些疑問,比如為何酷睿 i5 的基礎 TDP 還是高達 125W?
價格方面,酷睿 i9-12900K(16C / 24T)的每千顆報價為 589 美元,較 Micro Center 泄露的價格便宜約 80 美元、但還是比上一代牙膏倒吸的 i9-11900K(8C / 16T)貴了 40-50 美元左右。
不帶核顯的 i9-12900KF 的報價為 564 美元,較 11 代 -K 和 -KF 型號之間的差距要更小。然后 12 代酷睿 i7-12700K / 12700KF 的售價為 409 / 384 美元,與上一代保持一致。
(來自:VideoCardz)
最后是酷睿 i5-12600K / 12600KF,其售價為 289 / 264 美元,較 11 代同級 SKU 高出約 15-25 美元。
總體而言,這份報價的公允度和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若英特爾能夠在游戲性能上兌現(xiàn)承諾,自家 11 代 CPU 將很容易被 12 代 Alder Lake 所超越。
至于競爭對手 AMD,其似乎并不基于推出全新的 Zen 4 架構,而是試圖通過堆疊超大 3D V-Cahce 緩存的方式,來進一步壓榨 Zen 3 的性能潛力。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