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聞稱:AMD 或在 2022 年中的臺北電腦展(Computex)期間宣布基于 5nm Zen 4 架構(gòu)、代號 Raphael 的下一代銳龍 7000 系列臺式 APU 處理器。除了集成的 RDNA 2 核顯,與之搭配的還有全新 AM5(LGA1718)接口,而 X670 將作為新平臺的旗艦芯片組。
周二的時候,@熱心市民描邊怪 已經(jīng)在 B 站動態(tài)上分享過許多與新平臺有關(guān)的爆料。按照 AMD 的計劃,基于 Zen 4 的 Raphael 桌面 APU,顯然旨在取代基于 Zen 3 架構(gòu)的銳龍 5000 系列桌面處理器。
目前已知的是,Raphael CPU 將采用 5nm 工藝,并搭配采用小芯片設(shè)計的 6nm I/O 芯片 —— 不難猜測 AMD 將提升下一代主流臺式處理器的核心數(shù)(比如最高 16C / 32T)。
在 @DavidEneco25320 轉(zhuǎn)發(fā)了這條動態(tài)后,另一知名爆料人 @Harukaze5719 也強調(diào)了 AMD 會在 2 季度的臺北電腦展(Computex 2022)期間宣布 Zen 4 臺式 APU 新品(或支持 DDR5 內(nèi)存)。
在年初的 CES 2022 上發(fā)布面向移動平臺的 Rembrandt APU 新品之后,銳龍 7000 系列臺式 APU 還有望于 2022 年 3 季度上市。
性能方面,據(jù)說 Zen 4 架構(gòu)的 IPC 較 Zen 3 提升了 25%,且主頻也接近 5 GHz 。至于新舊架構(gòu)過渡期間引入的 Zen 3+(3D V-Cache 堆疊),預(yù)計也會沿用到 Zen 4 系列芯片身上。
以下是銳龍 Zen 3D 臺式 CPU 的預(yù)期規(guī)格:
● 采用小幅永華的臺積電 7nm 增強工藝;
● 每組 CCD 最多堆疊 64 MB 緩存(合計 96 MB L3);
● 平均提升 15% 的游戲性能;
● 兼容現(xiàn)有的 AM4 主板平臺;
● 維持與現(xiàn)有的消費級銳龍 CPU 相同的熱設(shè)計功耗(TDP)。
以下是 AMD Zen 4 銳龍臺式機 CPU 的預(yù)期特性:
● 全新 Zen 4 CPU 核心(IPC / 架構(gòu)改進)。
● 全新臺積電 5nm 工藝節(jié)點,6nm I/O 小芯片。
● 采用 LGA 1718 插槽的 AM5 平臺。
● 支持雙通道 DDR5 內(nèi)存。
● 提供 CPU 輸出的 28 條 PCIe Gen 4.0 通道。
● 熱設(shè)計功耗 105-120W(TDP 上限范圍約 170W)。
散熱方面,170W 旗艦 SKU 或推薦搭配 280mm 及以上的水冷散熱方案、主頻 / 電壓參數(shù)可能更加激進,而 120W 高端 SKU 則推薦使用高端風(fēng)冷。
45 - 150W 衍生型號又細分成了 SR1 / SR2a / SR4 三檔,意味著它們能夠搭配原廠盒裝散熱器來幫助冷卻。
Greymon55 推測 Zen 4 Raphael APU 會搭配 8 CU 的 RNDA 2 核顯
此外 @Kopite7kimi 指出,AM5 平臺或有兩種不同的 IO 芯片。至于這點是否為 Zen 3D / Zen 4 的一個區(qū)別,還是直接將 CPU 里的高規(guī)格 IO Die 搬到了高端 PCH(南橋芯片組)上,目前暫不得而知。
擴展性方面,AM5 主板將支持 DDR5-5200 內(nèi)存、28 條 PCIe 通道、更多 NVMe SSD 和 USB 3.2 I/O(有望原生支持 USB4),且首發(fā)應(yīng)該少不了 X670 旗艦 / B650 中端芯片組。
對于追求 PCIe 5.0 / DDR5 的用戶來說,X670 主板將會是更好的選擇。但主流消費者、以及想要追求較為豐富的 ITX 擴展性能的 PC DIY 玩家,買一塊 B650 主板應(yīng)該也夠用了。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