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3日),據(jù)央視新聞報道,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將于17時至18時實施發(fā)射,首選發(fā)射窗口定為17時27分。
承擔本次發(fā)射任務的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征五號火箭,自嫦娥五號任務后時隔三年再次執(zhí)行探月工程相關發(fā)射任務。
長征五號火箭全長約60米,起飛重量約869噸,配備四個助推器,擁有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長征五號火箭大部分成分為液氫和液氧,因此也被稱為“冰箭”。
然而,這些極寒物質一旦燃燒,便會釋放出高達3000多度的烈焰,再加上火箭燃料中使用的煤油,為燃料加注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保障團隊通常先加注煤油,再加注液氧,最后加注液氫。煤油推進劑需在前一天加注完畢,而液氫和液氧則在發(fā)射當天才能加注。
這是由于液氫和液氧在儲存過程中容易揮發(fā)產生氣體,導致儲存罐壓力過大。加注過程中,需要一邊排氣一邊補充燃料,加注完成后,燃料會持續(xù)受熱蒸發(fā)。
火箭散發(fā)出的白氣是由液氧形成的。液氧排放后,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形成白氣。因此,隨著加注時間的推移,液氧總量會逐漸減少。
因此,低溫燃料加注完成后,還需要進行多次補充,以確保燃料始終處于液態(tài)狀態(tài)。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