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老年人群體旅游消費需求的爆發(fā)式增長,"低價旅行團"成為許多銀發(fā)族走出家門、感受世界的優(yōu)選。然而,看似實惠的團費背后卻暗藏重重消費陷阱,從強制購物到虛假宣傳,從行程縮水到健康風險,這些隱形成本正在侵蝕老年消費者的權益。馬上消費就金融特別為廣大老年群體剖析低價團套路,并提供實用防范建議。
398 元"購物團"變相強制消費
今年 3 月,賀先生與家人報名參加了一款標價 398 元/人的桂林+北海五日游。報名時工作人員雖然說明了這是一個“購物團”,但并沒有說明較低消費標準。
然而在行程第二天,導游突然告知全團游客:“每天必須消費 400 元,否則不發(fā)放房卡?!辟R先生回憶道,"有三四個家庭沒有達到消費標準,住處都沒保障。還有行程被壓縮得像趕場子,每天上午三個購物店、下午兩個店,走景點也非常匆忙,連飯都吃不踏實。"
此事一經(jīng)曝光,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介入調查,認定涉事旅行社及導游涉嫌違反《旅游法》第三十五條,存在"不合理低價游"及變相強迫購物行為,目前已立案查處。
79 元"零團費"背后的推銷套路
65 歲的金先生通過微信群報名參加"卡溜連江一日游",宣傳單上標注 79 元/人,還贈送九十幾元的鍋具和 10 元現(xiàn)金返還。"算下來等同免費,"金先生坦言,"這種低價團對退休老人很有吸引力。"
然而行程中,一共包含三個景點,都是免費開放的,導游也不提供講解,并且匆匆就結束了。隨后導游安排了長達 3 小時的駱駝奶產(chǎn)品推介會,參加完推介會,才能吃到行程中所贈送的一頓中餐。"推銷員從 1680 元/盒喊價到 398 元,聲稱能治高血壓、糖尿病。"金先生回憶,"現(xiàn)場多位老人被勸說刷卡購買,但宣傳單和報名時從未提及這個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體察報告,此類低價團通常通過"零團費+高額返現(xiàn)+贈品"吸引老年人,再利用健康焦慮進行高價商品推銷。
為此,馬上消費金融特別給大家梳理了一下防騙技巧,幫助老年消費者構建安全防護網(wǎng)。
理性識別低價誘惑。當團費低于市場成本時,消費者應提高警惕。旅游產(chǎn)品與普通商品不同,價格過低必然通過其他途徑彌補成本。建議老年人通過旅游協(xié)會或社區(qū)咨詢推薦名單,選擇信譽良好的旅行社。
第二,簽訂規(guī)范合同是關鍵。合同是維權的核心證據(jù)。老年人應要求旅行社將行程安排、購物次數(shù)、停留時間等細節(jié)寫入合同,拒絕模糊表述和口頭承諾。同時保留宣傳單頁、轉賬記錄等憑證,為可能的糾紛留存證據(jù)。
第三,增強辨別能力需雙管齊下。出行前可通過社區(qū)講座、消協(xié)宣傳等渠道學習旅游防騙知識。行程中遇到可疑情況,可要求導游出示《導游證》,并通過"全國旅游監(jiān)管服務平臺"查詢資質真?zhèn)巍?/p>
第四,健康消費需保持清醒。面對保健品推銷,老年人應牢記"貨比三家"原則,避免因現(xiàn)場促銷沖動消費。涉及大額支出時,務必聯(lián)系家人共同商議,必要時可咨詢醫(yī)生或專業(yè)機構意見。
最后,掌握維權途徑是最后保障。遇到權益受損,應第 一時間撥打全國旅游監(jiān)管服務熱線投訴。若返程后問題未解決,可向旅游主管部門、市場監(jiān)管局、消費者協(xié)會提起申訴,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旅游是享受生活的方式,不該成為權益受損的開始。當"性價比"變成"消費陷阱"時,及時止損才是較好的選擇。愿每位銀發(fā)族都能在理性消費中暢享詩和遠方,在合法權益保障下?lián)肀篮猛砟辍?/p>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