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之家注:Vine是一款短視頻產(chǎn)品,它的火爆甚至早于抖音海外版TikTok。Vine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為Dom Hofmann、Colin Kroll、Rus Yusupov是在一家名為Jetsetter的旅游網(wǎng)站工作時認識的,Colin Kroll和Dom Hofmann都是工程師,Rus Yusupov則有廣告和設計的經(jīng)驗。在工作期間,三人萌發(fā)了創(chuàng)建一個應用程序,讓大家更好地用手機拍攝和分享視頻的想法。
于是, 2012 年 6 月,他們創(chuàng)立了Vine。Vine的產(chǎn)品三大賣點分別是 6 秒、視頻無限循環(huán)、視頻拼接。創(chuàng)始人Hofmann表示原意是讓用戶通過 6 秒視頻分享生活的瞬間,結果用戶把 6 秒限制當成創(chuàng)作的天地,絞盡腦汁用最短的時間拍出最有趣的視頻。Vine的受歡迎得益于有創(chuàng)意又接地氣的內容。
2012 年 10 月,他們接受了Twitter的 3000 萬美元收購要約,當時他們的產(chǎn)品甚至都還沒上線。 2013 年 1 月,Vine上線拍攝 6 秒短視頻服務一夜爆紅,一天內沖上了App Store社交類第一位,并于當年 4 月份登頂免費類App第一位。到 2015 年底,Vine每月活躍用戶已超過 2 億。盡管該應用程序實現(xiàn)了空前的增長和病毒式傳播,但Twitter最終卻在 2016 年 10 月下線了Vine。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以下是Dom Hofmann、Colin Kroll、Rus Yusupov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分享。
傳奇應用Vine的誕生
Yusupov出生于蘇聯(lián), 1989 年他和家人一起移居紐約。從小,他的父母就非常注重他在藝術方面的培養(yǎng),讓他在藝術類的學校就讀。 2008 年,他從視覺藝術學院畢業(yè)并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Big Human。時代網(wǎng)、時代華納、《財富》雜志以及Jetsetter都是他的客戶。
在與Jetsetter合作的過程中,他認識了 25 歲的程序員Dom Hofmann以及公司的CTO Colin Kroll。他們互相分享了想法,并達成了共識。
2012 年 5 月,F(xiàn)acebook成為第一家上市的社交媒體公司,當時社交媒體剛剛興起,視頻也剛開始流行。
就在那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市場的空白——當時市場上還沒有應用支持用簡單的方法拍攝、編輯和共享視頻。于是,他們就建立了一個。
在 2013 年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時,Dom Hofmann 談到:“我們想構建一種工具,可以輕松地將視頻鏡頭剪切在一起。雖然它經(jīng)常崩潰,但我們把它分享給了朋友,他們都很喜歡。”
但他們遇到了一個問題:由于他們的應用程序的第一個版本沒有時間限制,因此他們的朋友在通過文本共享視頻時,總是因為文件太大而發(fā)送緩慢。
經(jīng)過幾次迭代之后,他們終于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正如Hofmann分享的那樣:“我們嘗試了 5 秒,然后是 10 秒,中間還有一些長度?!?/p>
Yusupov表示:“我們希望Vine看起來是新鮮有趣的,所以我們沒有設置播放或暫停按鈕,或者時間線、紅燈提醒或者是任何模仿舊相機的東西。我們希望界面從根本上消失,這樣你就會覺得自己在直接操作圖像和視頻?!?/p>
這個界面成為了app的定義特性。按住屏幕記錄,松開屏幕停止記錄;你再按一次繼續(xù)錄制。正是這種新穎的用戶體驗讓它使用起來如此直觀和令人興奮。你甚至會說這樣做很“酷”。
從被Twitter收購一夜爆紅到無人問津,Vine經(jīng)歷了什么?
在 2012 年 7 月份成立公司后,他們開始開發(fā)他們認為會帶給他們名利的應用程序。雖然直到 10 月份,他們的應用程序還沒有上線,但消息已經(jīng)傳開。當年已經(jīng)收購另外 7 家公司的Twitter也對此感興趣。
當時,他們只是開發(fā)了Vine的內測版,主要是提供給朋友使用,還沒有對公眾開放。然后,一個穿著昂貴西裝,提著裝滿現(xiàn)金的公文包的男人走近了他們。Twitter看到了該應用程序的潛力后向他們發(fā)出了 3000 萬美元的收購要約,包括Vine的專有權和技術團隊。
當收購完成時,他們三人在 2012 年 10 月紛紛成為了百萬富翁。 2013 年 1 月,Vine進入了應用商店,并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該應用達到頂峰時每月的月活用戶達到了 2 億。然而,僅僅幾年后,Twitter就不再重視Vine,轉而將資源轉向其核心業(yè)務。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Vine很快變成了落后形態(tài),再進入公眾視野已經(jīng)到 2016 年Twitter宣布下線Vine。
雖然Vine的結果不免讓人唏噓,但對于三個創(chuàng)始人來說,在產(chǎn)品還未正式上線就以 3000 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公司或許是個聰明的決定。如果沒有被收購,他們并不能保證Vine在他們手上會發(fā)展得更好。能夠及時出手讓他們在短時間內鎖定了巨大的收益。
而現(xiàn)在,Vine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Dom Hofmann推出了一個名為Byte的新應用。不過就目前的局勢而言,Byte的處境并不妙。目前,國外的社交應用市場基本已經(jīng)被TikTok,Snapchat和Instagram等分食完畢。
雖然Vine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但基于視頻的社交媒體市場還是存在機會的,尤其是圍繞創(chuàng)造力,協(xié)作和內容付費方面。這正是Hofmann希望通過Byte實現(xiàn)的目標,至于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注:原文編譯自medium,原文標題《How These Co-Founders Sold Their Startup for $30 Million in 4 Months》
每天一篇超實用創(chuàng)業(yè)案例,掃碼關注【站長視界】↓↓↓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