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過去一周了,目前它已經飛行了230個小時,離地球300萬公里。國家航天局發(fā)布消息稱,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的3000N發(fā)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由于地球與火星之間距離最近也要5500多萬公里,最遠超過4億公里,26個月才會輪到一次近距離,人類目前的火星探測器都要飛行半年左右才能到達火星,中途需要多次變軌。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有發(fā)射、地火轉移、捕獲及停泊三個階段,目前是在地火轉移階段,期間有4次中途修正,需要發(fā)動機變軌。
8月2日7時0分的中途修正是第一次,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fā)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
7月23 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7月2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密切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里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