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一種新興的叫車方式,聲稱能提供“5折用車”和“優(yōu)惠用車”等低價服務。這種叫車方式以“滴滴打車代叫”為名義,承諾在全國范圍內(nèi)都能享受到半價優(yōu)惠。賣家宣稱,只需提供出行起點和終點,以及滴滴預估價格,他們就能幫助乘客成功叫到車。
然而,這種看似誘人的半價叫車服務,實際上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據(jù)滴滴出行介紹,這些所謂的“賣家”往往通過虛擬手機號或盜號等方式獲取網(wǎng)約車平臺賬號,再利用這些非法獲取的賬號進行代叫車。乘客上車后,如果賬號設置了免密支付,被盜號用戶的資金可能會被直接劃走;若未設置免密支付,平臺則會先行墊付車費。
這些“半價叫車”服務的實際車費,要么由被盜號的其他乘客通過免密支付承擔,要么由平臺墊付。這些非法商家正是利用這種機制牟取暴利。法律專家認為,這種行為已經(jīng)涉嫌違法。
同時,對于那些試圖通過此類方法“薅羊毛”的乘客來說,也存在巨大的法律風險。如果明知盜號者的非法行為,卻仍然選擇通過他們叫車,甚至多次使用,也可能涉嫌詐騙罪。
此外,乘客在將地址、電話號碼等信息發(fā)送給代叫者時,也無形中暴露了大量個人信息。這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問題。
因此,廣大乘客在享受叫車服務時,務必保持警惕,切勿輕信低價代叫等非法服務。同時,也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避免將敏感信息泄露給不明身份的人。
(舉報)